身在厂房思国防――记唐山钢源公司民兵装备保障营营长杨俊来
6岁那年,杨俊来经历了唐山大地震。从此,军人舍生忘死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脑海。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致富不忘国防,发展更要拥军”的念头越来越强烈。2008年,他主动找到区人武部,提出申请要在企业建立民兵组织。2009年8月,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民兵装备保障营正式成立,杨俊来被任命为保障营营长。
“学习培训固根本,深化训练强素质,严明奖惩立导向”,这是杨俊来上任后确定的工作思路。他自费订阅了10多份军事报纸杂志,组织民兵干部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建章立制,把民兵工作评比纳入企业经济管理责任制,使企业民兵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今年6月,遵化市突发山林,上级要求开平区民兵分队在凌晨1时集结完毕,随时准备出动。受领任务后,杨俊来带领队伍紧急出动,提前一个小时全装全员集结完毕,圆满完成了任务。
杨俊来拥有众多头衔,但他蕞看重的还是唐山市开平区民兵保障营营长这个职务。他告诉笔者,当得知被任命为民兵营长后,兴奋得一夜未眠。
为把民兵营建设成一流的民兵队伍,在教导员贾世民的建议下,他把国防教育融入企业文化之中,先后投资建立“国防教育展室”、“民兵活动室”等活动场所,在员工培训中开设国防知识课程;利用企业党团日活动时间,组织民兵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见学,让大家在重温历史中增强国防观念;依托区人武部举办的“军事日”活动,请现役干部组织军事训练,夯实民兵的军事素质。
“没有国防,哪来厂房。”这是杨俊来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久前,公司拓展业务成立子公司,一些员工提议搞一场开业庆典,他没有同意,把节省下来的经费,用来购买电脑和应急器材,全部配发到装备保障营。
2008年初,南方发生雨雪冰冻灾害,杨俊来主动捐款5万余元支援灾区,并积极发动公司员工为灾区人民献爱心。
同年5月,在意大利考察的杨俊来听闻汶川大地震的消息,寝食难安。“一定要捐款给灾区!”一个强烈的愿望油然升起。为头部时间给灾区人民送去温暖和帮助,他求助于当地侨胞,迅速找到中国驻米兰总领事馆,将随身携带的17万元全部捐出,同时电线万元。
近年来,杨俊来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积极回报社会。今年8月,当地曾荣立二等功的老军人李连亮,不幸患上了肝腹水和肾病。杨俊来得知老人家境贫寒,无钱住院治疗后带头捐款,并在公司开展“爱心献功臣”募捐活动,当日便募集善款3万多元。杨俊来的这些爱心义举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称赞。(薛爱松 阎圣杰 本报特约通讯员 袁柏岭)来源新华网)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