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这个街道藏着共富“秘笈”!
“路修好,日子就更好了!”近日,在陶朱街道宋家畈村的进村道路上,施工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道路整修作业。
据悉,宋家畈村投入500万元资金,拓宽修建长达1公里的进村道路。目前工程已完成60%以上,预计11月份竣工。
宋家畈村紧傍三姚线,浙赣线、杭金衢高速和高铁三条交通大动脉穿越村庄,区位优势显著,但王家自然村至三姚线路段,年久失修,坎坷不平,狭窄之处只可容一辆车通过。
村里的砖瓦厂已经闲置十几年,曾有落户宋家畈村意向的外来企业蕞终因道路交通不便而放弃。这段路成了制约村里招商引资、振兴村级经济的瓶颈。
若要富,先修路。为了让闲产变活产,村两委会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取得街道、市交通局等有关部门支持后,于今年7月开始实施王家自然村至三姚线的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原本的进村道路由3米拓宽至6米。“这条路修好后,我们村将引进企业前来投资,厂房出租预计将带来每年40万元左右的集体经济收益。”村党总支部书记王永泉说。
陶朱街道落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项目,不少村庄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开始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在陶朱街道唐山村,村两委把共同富裕作为党建引领发展的头等大事,主动与开发委等相关部门对接,引导村集体将留用地置换商铺,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
“我们村利用84亩留用地置换了44个店面,因为地理位置优越,已出租商铺38个,每年将为我们村的集体经济增收150万元左右。”唐山村党总支部书记孙可英说。为进一步挖掘潜力,唐山村将商铺出租增收投入村级集体经济建设,计划进行三项建设工程:建造党群服务中心,提升老村篮球场,拆除空倒房建设公园。这三项工程的开展,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升村容村貌,消除安全隐患带来利好。
破难题、促发展、强服务。在共同富裕的探索实践中,陶朱街道以党建为引领,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项目为抓手,全面激活产业引擎、加速项目落地,力争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新路子。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街道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6.5%,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45.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41.4亿元,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新引进项目11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
“接下来,陶朱街道将紧扣‘新空间新陶朱’定位,在产业兴美、生态秀美、生活乐美、精神和美、数字智美上做好文章,为更好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诸暨范例作出陶朱贡献。”陶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孟浙金说。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