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唐山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融入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京津研发唐山转化”取得实效

admin7个月前 (09-28)唐山产业信息10

  融入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京津研发唐山转化”取得实效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我市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创新要素流向更加精准,创新资源利用更加充分,“京津研发、唐山转化”不断取得实效。2023年,我市吸纳京津技术交易额达到133亿元,引进京津科技成果64项。

  共建合作园区取得可喜进展。唐山发挥禀赋优势,积极对接中关村、高校院所、央企总部等京津优质创新资源,完善区域协同创新政策,共建特色鲜明、资源高端、机制灵活的科创园区,中关村意谷(曹妃甸)创新中心、唐山中关村信息谷等项目相继落地,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广泛吸引中关村企业、项目、人才入驻,促进京津创新资源与唐山无缝对接。

  共建研发平台取得明显成效。2014年以来,全市企事业单位与京津合作建设科技创新平台16家。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联合京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牵头建设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等行业联合创新载体,河北省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轨道交通新材料产业化中试熟化基地、河北省锂电池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建设,带动提升行业整体科技创新水平。

  联合技术研发取得重大突破。市内优势企业协同京津优势资源,联合开展核心技术靶向攻关,聚焦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方向,协同攻克一批“卡脖子”“杀手锏”技术。2014年以来,列入省级科技计划的京津合作项目共44项,列入市级科技计划的京津合作项目36项,“焊接用协作机器人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矿用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基于Q-MEMS的KHz石英晶片、石英谐振器加工关键技术”等项目取得重大突破。

  合作成果转化取得显著收益。积极推进“京津研发、唐山转化”协同创新模式,鼓励企业开展先进技术成果示范应用,实现产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2018年以来,共引进京津地区科技成果(项目)超过200项,“双碳驱动下高性能汽车底盘用钢及应用技术”“苯部分加氢及环己烯水合催化剂开发及应用”“新型绿色高效金属基防腐涂层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等项目,实现了多方共赢局面。

  签署战略协议取得丰硕成果。市政府先后与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签署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与天津理工大学签署共建京津冀(唐山)海洋能源产业创新研究院协议,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发挥我市产业门类全、发展前景好的优势,积极对接引入京津优质创新资源汇聚唐山,常态化开展科技型企业和京津高校院所、重点企业的对接活动。

  升级承接平台取得良好局面。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加快打造京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协同创新的新基地、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新空间,实现示范区共管、产业园区共建、公共服务共享、经济社会发展共赢。津冀芦台汉沽协同发展示范区与京津在科技领域开展深度对接与合作,逐步形成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直接衔接的创新模式,打造产业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产业发展的新高地,积极承接京津科创产业及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质提速,构建体系完善、特色鲜明的科创研发中心。“一县一特色”的协同发展模式正在逐步成型。

  随着《唐山市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规划(2023-2027年)》《唐山市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文件出台,我市全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市科技局将加强与京津科技创新协同互动,促进高端创新资源与唐山产业嫁接,推动区域创新资源整合共享,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打造“新工业、大港口、高科技”三大支柱,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步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唐山篇章提供科技支撑。

  网站标识码:1300000013

  融入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京津研发唐山转化”取得实效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我市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创新要素流向更加精准,创新资源利用更加充分,“京津研发、唐山转化”不断取得实效。2023年,我市吸纳京津技术交易额达到133亿元,引进京津科技成果64项。

  共建合作园区取得可喜进展。唐山发挥禀赋优势,积极对接中关村、高校院所、央企总部等京津优质创新资源,完善区域协同创新政策,共建特色鲜明、资源高端、机制灵活的科创园区,中关村意谷(曹妃甸)创新中心、唐山中关村信息谷等项目相继落地,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广泛吸引中关村企业、项目、人才入驻,促进京津创新资源与唐山无缝对接。

  共建研发平台取得明显成效。2014年以来,全市企事业单位与京津合作建设科技创新平台16家。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联合京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牵头建设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等行业联合创新载体,河北省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轨道交通新材料产业化中试熟化基地、河北省锂电池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建设,带动提升行业整体科技创新水平。

  联合技术研发取得重大突破。市内优势企业协同京津优势资源,联合开展核心技术靶向攻关,聚焦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方向,协同攻克一批“卡脖子”“杀手锏”技术。2014年以来,列入省级科技计划的京津合作项目共44项,列入市级科技计划的京津合作项目36项,“焊接用协作机器人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矿用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基于Q-MEMS的KHz石英晶片、石英谐振器加工关键技术”等项目取得重大突破。

  合作成果转化取得显著收益。积极推进“京津研发、唐山转化”协同创新模式,鼓励企业开展先进技术成果示范应用,实现产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2018年以来,共引进京津地区科技成果(项目)超过200项,“双碳驱动下高性能汽车底盘用钢及应用技术”“苯部分加氢及环己烯水合催化剂开发及应用”“新型绿色高效金属基防腐涂层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等项目,实现了多方共赢局面。

  签署战略协议取得丰硕成果。市政府先后与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签署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与天津理工大学签署共建京津冀(唐山)海洋能源产业创新研究院协议,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发挥我市产业门类全、发展前景好的优势,积极对接引入京津优质创新资源汇聚唐山,常态化开展科技型企业和京津高校院所、重点企业的对接活动。

  升级承接平台取得良好局面。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加快打造京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协同创新的新基地、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新空间,实现示范区共管、产业园区共建、公共服务共享、经济社会发展共赢。津冀芦台汉沽协同发展示范区与京津在科技领域开展深度对接与合作,逐步形成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直接衔接的创新模式,打造产业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产业发展的新高地,积极承接京津科创产业及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质提速,构建体系完善、特色鲜明的科创研发中心。“一县一特色”的协同发展模式正在逐步成型。

  随着《唐山市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规划(2023-2027年)》《唐山市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文件出台,我市全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市科技局将加强与京津科技创新协同互动,促进高端创新资源与唐山产业嫁接,推动区域创新资源整合共享,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打造“新工业、大港口、高科技”三大支柱,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步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唐山篇章提供科技支撑。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双算力”落地崂山长江以北头部园!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开启新纪元

“双算力”落地崂山长江以北头部园!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开启新纪元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双算力”落地崂山,长江以北头部园!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开启新纪元   “双算力”落地崂山,长江以北头部园!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开启新纪元   蕞近,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在社交媒体上破圈刷屏,人工智能又一次成为全世界关注...

“硬核”产业蓝图正在这里变为现实

“硬核”产业蓝图正在这里变为现实

  在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在这片沃土上不断汲取创新养分,汇聚人才力量   “硬核”产业蓝图正在这里变为现实   生物医药被公认为知识经济兴起后的核心产业之一,其投入风险高,回报周期长的属性无不体现着区域发展的勇气和魄力。   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2021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中,一共5个单项竞争力排名,苏州工业园区占了...

【科创敬芳华】王臣:创新农业发展之路

【科创敬芳华】王臣:创新农业发展之路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科创敬芳华】王臣:创新农业发展之路   为喜迎党的二十大,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与奉献担当精神。《科创敬芳华》专栏,将为您展现全区树选的十名蕞美科技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风貌,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强大的创新自信,奋进科技新征程。...

【高境号外】“临港·新业坊”高境人自己的一站式科创园区!

【高境号外】“临港·新业坊”高境人自己的一站式科创园区!

  西南区域哟~积聚前沿科技、艺术文化、科技创投,构建升级版科技产业生态。将打造成为集科技产业、创业、工作、社交、休闲与社区跨界互联   该项目也是上海现存唯一、单层体量蕞大的无梁结构建筑,1876年通车的中国头部条铁路——淞沪铁路贯穿其中。   通:地处宝山、杨浦、静安、虹口四区交界口,3号线殷高西路站点处,是宝山区南门户所在。...

中新网湖北湖北新闻网

中新网湖北湖北新闻网

  (张芹 朱素芳 戴莹 聂颖颖)国泰汉口科创中心28日正式开园运营,16家优秀科创企业签约入驻,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学者、行业领军企业代表、著名投资机构负责人在开园仪式现场共话AI+产业新发展。未来,国泰汉口科创中心将成为江汉区科技创新、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的前沿阵地。   国泰汉口科创中心位于武汉市江汉经济开发区内,其前身为汉口创业中心。早在2002年,汉口创业中心便...

丰南区打造专业化平台助力科技创新

丰南区打造专业化平台助力科技创新

  近年来,丰南区把打造专业化的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服务扶持企业积极建设各类研发平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呈现良好态势。截止目前,全区共有省级科技研发平台8家、市级1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共78家。   依托规模以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机构建设...

丰台区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丰台区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交通强国战略、双碳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入落实北京市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特制定《丰台区加快实施倍增计划追赶行动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5年)》本行动计划,具体有哪些内容呢?下面就给您进行详细讲解。   (一)瞄准关键核心技术,打造轨道交通科技创新高地...

争做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唐山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掠影

争做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唐山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掠影

  争做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唐山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掠影 文/邸力 韩伟 陈建旭 【摘 要】翻开唐山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这一页,我们可以看到诸多溢美之词— — 【期刊名称】中国高新区 【年(卷),期】2011(000)010 【总页数】3 【关键词】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唐山 翻开唐山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这一页,我们可以看到诸多溢美之词——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黄埔军校” “书写唐山科技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