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产业集群在这里点火腾飞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航天产业集群在这里点火腾飞
6月24日,唐山劳动日报刊发《航天产业集群在这里点火腾飞——走进路南区城南经济开发区》一文。该文介绍了路南经济开发区航天产业集群建设情况,管委会居中协调为相关企业提供保障,产业园定制航天产业孵化基地,树立全省区域产业集群典范。文章集中体现了路南区全区上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干事创业激情,秉承市委“疫情要稳住、经济要发展、发展要安全”的经济社会发展主基调,以优异成绩和实干热情为唐山市实现“三个努力建成”目标、贯彻“三个走在前列”要求贡献路南力量。
6月20日,下午3时,烈日十足。
走进路南区城南经济开发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整齐划一的楼宇和厂房,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在这里,大家在抢时间赶进度,共同推动着航天产业集群的点火腾飞。
“请扫健康码。”创智科技共享工厂项目在建工地的工人蔺培成,刷洗着工地出入口的地面,看到有人到访,提醒扫码入内。
1号、2号、3号厂房的工人用钢筋绑扎地梁;4号、5号厂房已完成混凝土浇筑进行顶板支模……
“全场160余名工人,日夜不停赶工已20多天,预计2022年底能按期完工。”项目经理李俊坡为了补回因疫情停工的工期进度,对施工工人进行合理调配,分为黑白两班进行施工。为了防止因天气炎热工人中暑,他们准备了大量防暑降温物品,同时调整施工作息:上午11时下班,下午1时30分后上班,以避开炎热施工时段。
路南区城南经济开发区围绕打造航空航天产业集群,为急需落地的航空航天企业量身制定产业孵化基地。创智科技共享工厂项目与路南区一拍即合,共建河北省首个航空航天产业孵化基地,落子城南经济开发区。
目前该基地已经引进了一批具有带动航空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质企业入园,有望形成以遥感卫星、导航卫星、运载火箭发动机关键零配件为主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实现建链、延链、补链,达到产业链闭环式运行,打造国内行业升级标杆,树立全省区域产业集群典范。
“我们属于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项目,城南经济开发区的政策好,支持力度大,未来我们会将公司所有项目都迁址于此。”河北中熠皓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将目光投向唐山的东南角——城南经济开发区。
工地上,十余辆土方运输车和挖掘机,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现场回填。
当天微风徐徐,但作业现场和周围却几乎看不到扬尘。记者注意到,一条黑色的控制扬尘喷淋管线,围绕项目工地四周,密密麻麻的喷头向外喷洒着水雾。工人们正穿梭在钢筋丛林中作业,170个独立基础墩浇筑基本完成。年底前,这里将落成一个占地54亩的工业钢结构厂房和研发中心。
疫情封控期间,城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积极协调周边村庄村民,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疫情封控期间,城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不讲条件,为企业复工复产挑蕞重的担子、啃蕞难啃的骨头,超常服务为企业提供保障。”项目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边爱兵对目前的施工进度非常满意。目前,在建工地车间地梁已打完,主体出正负零,等待7月钢结构落成安装,即将到来的雨季对项目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立方星、瓢虫一号卫星、月球探测车……不久的将来,太空中的卫星将有为数众多的“唐山智造”。
在唐山九天微星项目建设基地,项目一期工程现已完工。人员与设备在各自的轨道等候启动,已具备试生产条件。
站在一期厂房的展示厅,与唐山有密切联系的应用场景映入眼帘——城市测绘、城市规划、智慧城市、港口监测、海洋监测、雾霾监测、森林草原防火、应急救援、碳排放和碳中和……
这将成为一个产业与一座城的相互成就。
作为中国首批民营卫星企业,九天微星的战略布局,正好与唐山新兴产业布局“不谋而合”。
这就是唐山“卫星工厂”未来的模样。
“届时,唐山九天微星将具备年产百颗卫星的生产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唐山九天微星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佳站在项目规划展厅前介绍,这是唐山“卫星工厂”的模型——仓储物流区、生产组装区和整星试验区构成了工厂的三大核心区域。
唐山卫星工厂具备“批量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的卫星研制能力,是国内头部家由国家发改委核准的民营卫星工厂,也是我省重点工程之一。
九天微星卫星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填补了我市航空航天产业和卫星互联网产业的空白,“九天卫星工厂,在唐山这样的城市,未来大有可为。”朱佳信心满满。
沿着经一路、纬十路等主干道行驶,映入眼帘的是九天微星卫星研发制造基地、均和云谷航空航天产业园……这些企业组成的省内首个航空航天产业集群项目,在城南经济开发区拔地而起,让这里生机勃勃。
请留下您宝贵的一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