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开发区: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中国式现代化滨海城市场景
海港经济开发区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完善城市功能,补齐短板弱项,在提升形象品质上精准发力,2022年投资28.22亿元,重点实施了交通通达、生态连绵、灯明景靓、街净巷洁、文明浸润等“五大工程”,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中国式现代化滨海城市场景,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施交通通达工程,着重完善路网结构、健全路网功能,便利群众出行。大力推进城市道路翻修改造,投资约3.9亿元实施了文化大街、中山大街等44条城区道路翻修改造工程,累计翻修改造市政道路83.31公里;积极打通断头路,投资约6.5亿元实施了海支三路、大清河南北路等10条道路新建工程,切实解决了城市交通出行的堵点;努力提高路口通行率和安全性,新增右转专用车道64个,新设停车港湾50个,新装唐氏景观护栏17公里,施划红绿分区十字路口11个。
实施生态连绵工程,着重开展增绿扩绿,提升景观品质,打造生态景观。积极增绿扩绿,对全区可绿地块分类制定方案,全年新增绿地17.2公顷;绿植提档升级,对24公顷老旧绿地进行归纳整理,补植常绿树种和花灌木1万余株,改造街角绿地24处,摆放造型花坛40余个,栽植时令花卉50余万株,播种草花9.8公顷。
实施灯明景靓工程,着重实施智能照明,点亮城市夜景,实现节能璀璨。实施智能照明节能降耗工程,投资1.52亿元对全区道路照明及景观亮化设施进行智能化及节能改造,改造后减少光源2万余只,整体亮度提升30%以上,年节电260万度,节约原用电量的近一半;实施一街一景楼体亮化工程,在满足道路照明、人行道照明、市民休闲区域照明的基础上,以景观亮化为背景,实现了夜景灯光高低错落、远近互衬、动静结合,勾勒出了怡人的海港城市夜景,打造出了海港开发区的魅力夜景名片。
实施街净巷洁工程,着重推行精细管理,坚持精管善治,实现常态长效。坚持精细化环卫作业,按照“高压清洗+机械湿扫+全天候清扫保洁”的作业模式,对城区十二横、二十四纵103公里主次干道及辅路进行清扫,做到“道牙无尘、路无杂物、路见本色”;坚持精细化绿化养护,按照“三分种、七分管”理念深层推进绿化养护管理,持续推进园林绿化维护管理步入科学化、制度化、精细化轨道;坚持精细化巡查管理,按照“定任务、定责任人、定标准、定时限、定奖惩”的机制实施网格化管理,做到了发现、处理问题不超过1小时。
实施文明浸润工程,着力弘扬新风正气,彰显人文风貌,打造文明之城。创新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立了1个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社区文明实践所、57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构建了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利用公交站亭、景观小品、文化长廊等,广泛宣传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文明新风;创新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形式,发动党员干部职工参与卫生清扫、交通疏导等常态化志愿服务工作;持续开展“七进”文艺演出、文明单位创建等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厚植文明基石,全方位打造更具魅力的文明之城。
来源:唐山劳动日报 记者单宇 通讯员申子健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