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沙吹出个曹妃甸 唐山工业区发展秘密[组图]
9月19日,边防战士在曹妃甸矿石码头巡逻。河北省唐山港曹妃甸港区25万吨级矿石码头从2005年12月16日开港起,至2006年9月15日,总吞吐量已达到800多万吨,到2006年年底有望突破1000万吨。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新华网石家庄12月14日电(记者 马书平 吕国庆)“曹妃甸工业区是吹沙造地‘吹’出来的,吹沙也不能‘白吹’,在这里要交税。”唐山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薛渤珣的几句话把大家逗乐了,也道出了曹妃甸工业区起步发展的秘密。
曹妃甸工业区被河北省、唐山市分别列为“一号工程”,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世人瞩目的首钢搬迁后也将坐落在这里。
近日,记者在曹妃甸工业区听到和看到,到处都是机器的轰鸣声,施工车辆往来穿梭,远远望去,一台台“吹沙机”吹起的泥沙水流像一座座黄褐色的拱桥,成了一道道的风景。
薛渤珣说,曹妃甸地处唐山南部80公里处,原是渤海边上的一座带状沙岛。曹妃甸“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这里不用深挖航道、更不用疏浚清淤,是环渤海区域唯一能建30万吨码头的“钻石级”港址,也是孙中山先生描绘建设北方大港蓝图的蕞佳选址,被誉为“黄金宝地”。
在煤码头建设工地,3台大小不一的“吹沙机”正昼夜不停地抽沙造地。施工人员告诉记者:“这台大型的‘吹沙机’是绞吸式挖泥机,一小时就能吹出沙子3500立方米。在整个工地每天有几十台‘吹沙机’在同时作业,每天的吹沙量有400多万立方米。”记者看到,由于机械动力很大,吹出的泥沙水流很高,呈抛物线状落入水中,极其壮观。
从2003年至今,曹妃甸已从原来只有4平方公里的孤岛变成了现在造地面积达16平方公里、陆岛相连的一片陆地。按规划,到2020年曹妃甸工业园区面积将达310平方公里。如果把吹出来的这些沙子用来筑路,它的长度相当于从北京到上海的总里程。
负责吹沙造地的上海航道局项目经理周显田介绍,这里的建设队伍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用当今世界蕞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吹”出蕞坚硬的建设用地。既合理利用了海底沙子资源,又不会对海底环境造成破坏。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