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项目热看唐山海港开发区的逆势飞扬
—从“项目热”看海港开发区的逆势飞扬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记者 李艳辉 通讯员 肖雅心)时值盛夏,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唐港区”)处处可见热火朝天的施工热潮:运输车辆往来南北,挖掘机巨铲舞动左右,建设工地塔吊林立……今年1至6月,该区总投资426亿元的78个项目相继开工。
在项目建设高歌猛进的背景下,唐港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市头部方阵——
今年1至6月份,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52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居全市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0.65亿元,同比增长15.2%,增幅居全市第1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75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居全市第1位。
是什么力量支撑唐港区“逆势飞扬”?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栋一语破的:“人勤‘春’来早。我们事事争取主动,抢占先机,抓住重点,全程******,才开创了今天的良好局面。”
以战略眼光争取主动:扩区、理顺体制、下放权限。“三件大事”带来“四个变化”——拓展了发展空间,优化了发展环境,提升了唐港形象,提振了干群士气
2013年12月13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唐港区争相传递:市委、市政府决定,自2014年1月1日起,将乐亭县王滩镇全境、马头营镇4个村、汤家河镇1个村整体托管到唐港区管理,唐港区实际管辖范围由32.85平方公里扩大至432.4平方公里。
13倍,发展空间的爆炸式拓展,令唐港区的广大干部群众群情振奋。
实际上,就在此前,已经20岁的唐港区在一片盐碱滩涂上,建起了一座综合性亿吨大港和一个功能完备、配套齐全的滨海城市,可谓成就辉煌。但她已步入了发展困局:经过20年的开发建设,区内工业区几乎已无地可用,一些在谈项目受空间局囿而无法落地;受管理体制制约,区内缺乏必要的审批权和管理权,办理相关事项需要频繁跑市直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成本高,时间长,效率低;由于体制不顺的影响,全区上下人心浮动、士气低落,唐港区一度危机四伏。
一定要打破阻碍唐港区发展蕞突出的瓶颈!新调整的党工委、管委会班子上任伊始,便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破解难题上:多次赴市委、市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汇报沟通,努力争取上级支持,经过不懈努力,获得市委、市政府关于“扩区”的批准,一举解决了困扰唐港区多年的发展空间难题。同时,市委、市政府构建“一港两区”(一港是唐山港,包括曹妃甸港区和京唐港区;两区是曹妃甸区和唐港区)的沿海经济战略布局,为唐港区理顺了管理体制,下放了土地、规划等一批重要审批权限,大大提高了唐港区自主管理能力。
“扩区、理顺体制、下放权限,这是我们积极争取来的‘三件大事’。而‘三件大事’给唐港区带来了‘四大变化’:发展的空间大大拓展了,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了,唐港区的战略地位、对外形象提升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心更强、干劲儿更足了!”张国栋兴奋地说,唐港区自此踏上了新的发展征程。
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唐港区并未就此止步,而是从细微处着眼,力求摆脱效率的掣肘和束缚。如,推动集装箱快速检测系统成功运行,改变集装箱开箱检验的历史,进一步提高集装箱物流的货物效率;协调实现了海关通关业务就地办理,改变了以往进出口企业需要频繁往返100多公里到市区办理通关手续的历史,提升了京唐港区在同类港口中的竞争力。
同时,唐港区全力跑办国家级开发区,争取省里将其列为与曹妃甸区同等重要的战略发展区域,明确给予了“四税返还”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制定了符合本地实际的11项优惠政策,以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深耕细作,使唐港大地释放出了更强的“引力”。
以“全速跑”的姿态抢占先机,突出重点,强力招商,全员参与,成就了连串的“唐港喜事”:投资数据跳动攀高,招商英雄不断涌现
已经打理肥沃的土地,期待收获丰硕的果实。
2014年,是唐港区确定的“招商引资突破年”。该区提出,今年全区谈成意向项目要达到1000个以上,项目库储备项目达到500个以上,条件成熟、有土地指标就可以落地的亿元以上项目达到100个以上,新开工项目达到60个以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唐港区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进入“全速跑”时代——
抢占先机,搭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头班车”。今年以来,当“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关键词刚刚进入人们的视野,许多地方仍处于议论阶段的时候,唐港区却头部时间迈出了对接京津的实质性步伐——将自身的区位、港口、产业等优势打包推介,用足“京唐港”金字招牌。同时组建了专业化招商团队常驻北京,针对北京准备向外转移的产业,精心筛选目标,确定重点接洽对象,逐家******拜会攻关。今年5月8日,头部张成绩单令人赏心悦目: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北京-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合作洽谈暨签约仪式”上,60多家北京企业赶来参会,共13个项目正式签约,涉及总投资362亿元。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对接北京项目45个,涉及总投资750亿元。
突出重点,强力招商。今年以来,这区在长三角、珠三角通过聘请招商代理,举办招商活动等多种方式,促成一批重点项目签约。“我们成功拿下了上海银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的空气净化器项目,中置新能源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的高科技农业产业园项目,温斯顿国际(中国)有限公司投资31.5亿美元的稀土锂钇新能源项目等。”谈及对接成果,唐港区招商局局长陈春学如数家珍。
唐港区招商的另一重点是韩国。今年以来,该区在韩国举办招商推介会,拜访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活动,促成韩国百克化工集团投资2000万美元的蒽油、工业萘深加工项目签订合作意向,投资8000万美元的PCD柔性线路板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强力招商,唐港区突出的重点不仅仅限于地域,更注重方式方法。比如推进以商招商,充分发挥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企业利用上下游关系网络和业界资源,积极引进相关产业项目。今年以来,首钢钢结构公司成功引进辽宁德营慧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8.7亿元建设的超声波产业园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可正式投产;麦迪逊高岭土公司引进中国矿产加工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美元建设的6万吨合成彩色路面材料项目,目前已达成合作意向;唐山港集团积极招引集装箱制造项目,正在进行深入洽谈。
聚合力成伟业,集众智开新篇。在“全速跑”的时代洪流中,唐港区的广大干部群众没有一个置身局外,该局在全区开展了招商引资竞赛活动,将招商引资目标细化到每个单位、每个部门,有些甚至细化到每个人头,做到部门有指标,人人有压力。该区还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点评、年终总考核”的工作推进机制,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今年以来,区住建局普通职工刘桂芝招来总投资6亿元的阳光老年社区项目,党政办司机许建友则引来了总投资3.8亿元的撬装式加油设备制造项目。这样的事例,在“以招商论英雄”的唐港区如今已不是奇迹。
以躬身为民的思维向投资商提供全方位跟踪******,促使项目建设遍地开花
7月3日中午,在唐港区机关食堂,唐山海港億万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宝忠和中兴能源有限公司河北负责人王瑞聚在了一起。为了撮合双方在唐港区实现合作,张国栋携区招商局局长陈春学等人陪同,把招商事宜搬上了食堂餐桌。
“张总有1000亩地,王总可以出全资帮你建起大棚,在几乎不影响农业效益的前提下,于大棚顶部架设用以发电的设备,这可是双赢的事情!”张国栋的简短介绍,令双方都兴趣盎然,谈兴甚欢。吃完饭,中兴负责人顶着烈日到億万园的千亩农田进行实地考察,双方当即达成合作意向。
这仅是唐港区为投资商提供“保姆式”******的其中一个镜头。正如区发改局局长刘军所言,他接触的所有投资商,对唐港区并没有“非此地不来”的强烈愿望,主动提供全方位的跟踪******,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是该区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的法宝之一。
领导率先垂范,全员争做******明星。紧紧围绕投资者所需,一心为投资者着想,在这样的******精神中,一件件、一桩桩牵线搭桥、排忧解困的实事好事不断得以实施。
为了提高项目******水平,该区牢固树立“投资者是上帝,引荐者是功臣”的理念,制定出台《重点项目全程******》和《为民******全程******》制度,大力推行“零距离”指导、“零关系”办事、“零利益”******、“零障碍”落实的办公新模式。更值得一提的是,该区不断提升行政审批效率,不断压缩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能,严厉查处破坏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件,为项目引进和投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为了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唐港区更是完善了项目推进机制,明确项目分包领导、分包单位和责任人,对项目建设情况一周一汇总、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点评,形成了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项目推进格局。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明确解决部门和办结时限,并且由党工委、管委会督查室挂图督导、一督到底。
这是一串熠熠生辉的唐港数据——今年以来,全区共谋划实施重点项目72个,涉及总投资345.48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24.3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9个,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2个列入省关注项目,8个列入省千项项目,10个列入市管重点项目。一季度,投资3.8亿元的撬装式加油设备制造、投资2.2亿元的建材机械制造等30个项目如期开工,超过上年全年开工项目总数;二季度,投资8.7亿元的中首德营科技公司超声波产业园等28个项目顺利开工。截至目前,全区项目建设实际完成投资55.3亿元。
一个个重点项目遍地开花,一个个建设场面热火朝天。期间,投资者真切感受到了什么是“唐港速度”,什么是“唐港效率”,什么是真正的“创业乐园”。如今,这些大项目、好项目正在变为实实在在的产业生产力,助唐港区逆势飞扬,提前步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春天”。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