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地工(经)信部门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建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园
京津冀三地工(经)信部门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共建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园
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5月10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在唐山高新区签订共建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园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三地共建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园正式启动。
京津冀联合打造的首批6个协同创新产业链中,就有河北牵头的机器人产业链。三地工(经)信部门主动作为、密切合作,分别出台了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将共建产业园区作为推动区域整合资源、互补短板、融合提升的突破口。
根据协议,三地重点围绕打造空间载体、开展联合攻关、推动成果转化等6个方面深化合作,加快京津冀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打造空间载体方面,协议提出根据京津冀三地自身产业布局、发展方向,首期依托北京海淀中关村科学城、天津南开智能制造产业园、天津武清京津产业新城、唐山高新区、石家庄高新区共建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园。后续可根据首批产业园发展情况,适时启动新的产业园建设。
根据协议,三地将开展联合攻关。围绕京津冀机器人产业链图谱核心卡点,三地共同征集遴选一批需求紧迫、有一定研发基础的重大关键技术和新产品研发项目,通过“企业出题、联合破题”的组织方式,推动园区内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协同攻关。
在推动成果转化方面,三地将依托工信部国家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京津冀区域科技、人才、资源优势,畅通创新生态链,加速机器人创新成果在园区落地转化。
三地还将加强产业协作。坚持“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京津冀将协同推进产业强链补链,推动京津冀三地开放应用场景,联合举办创新大赛、场景发布、供需对接等活动,强化跨区域产业配套。
协议提出,开展联合招商。充分利用京津冀三地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建立园区招商引资合作机制,推动园区招商人员定期会商,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协调产业项目在京津冀科学布局。
在强化人才交流方面,协议提出,支持京津冀三地产业园区干部相互交流、互学互访,开展学习培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发挥京津冀三地高校和职教资源优势,联合培养实用型人才。
下一步,京津冀三地工(经)信部门将指导园区共同编制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园建设方案,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推动政策互惠、资源共享,建立推动机制、保障措施,共同把京津冀地区建设成为有重要影响力的机器人创新策源地、生产制造基地和应用示范高地。
下一篇:京津冀家庭服务人力资源对接交流活动见闻:新需求催生就业新形态
回放|河北省扎实推进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2024-04-08 10:02:38
直播结束丨杏花映长城·杏韵金山岭——金山岭长城第十二届杏花节
2024-04-05 09:15:40
理论微课堂丨严明廉洁纪律 做到清廉自律
|上万观众为“星星的孩子”点灯
|河北小伙直博清华,学习秘诀是啥?
|石家庄公积金租房提取新政来啦
|老人买馒头失去意识 多亏村里有培训
|演唱会买到柱子票 律师怎么看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闻热线广告热线新闻投诉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邮箱:
河北日报广告热线(刊登声明)燕赵都市报广告热线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