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1+1丨滦州:冬季致富忙 增收有保障
走进滦州市九百户镇的鸡冠山生态农业产业园,工人们正忙着给上万株苹果树施肥。据了解,产业园冬季施肥以有机农家肥为主,这些肥料发酵两年,已充分腐熟,富含果树需要的多种营养元素,可有效地改良土壤。绿色环保的有机农家肥,也有效提升了果品的口感品质。
我们施的有机肥,这个有机肥的好处很多,头部它能改良土壤,把他这个肥搁到这以后,它禁旱禁涝,另外给树增加这个营养,提高果品质量和产量,结出优质果,好果。
冬季果树的管护质量,将直接影响新一年果树的长势、产量与果实品质。由于冬季果树修剪养分损失少,伤口愈合快,鸡冠山农业产业园抢抓有力时机,组织技术人员对果树进行剪枝,保护树体成长,增强来年果树产量。
离开滦州市九百户镇,我们又来到滦州市小马庄镇南赵各庄村。近日,历经三年辛勤培育的桑黄种植基地终于迎来了头部茬桑黄采摘。农民们将采摘下来的桑黄装箱码放,准备销往全国各地。
桑黄被称为“森林黄金”,是一种极其珍贵的中药材,因为寄生在桑树树干上且多为黄色的菌种而得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3年前,邢志刚开始“蹚路”建设桑黄种植基地,历经一次次试验后,终于突破技术瓶颈,精确掌握温度、湿度、配方成功栽培出“森林黄金”。
我是19年4月份开始种植这个桑黄,赶到今年呗,现在开摘了,这都是三年了。我这一个棚,现在是能产五六百斤。现在的市场的价格吧,围着1000左右。
如今,该基地已建成10座桑黄大棚,头茬可采收约6000斤,收入可达600余万元。在头部茬桑黄采摘当天,周边村镇的多位农民闻讯前来观摩,纷纷表达了加入基地种植的强烈意愿。
我们到这儿参观一下,学习一下儿经验。下一步呢,准备在全村推广,让大伙儿继续多发展,养这个桑黄,带领大伙儿脱贫致富。
目前,全镇设施农业占地近万亩,可为农民带来近五亿元收入,有效的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冬季正是粉条加工的蕞佳时节,在滦州市榛子镇八里王官营村,村民们都在忙着纯手工制作原生态红薯粉,房前屋后到处一派热气腾腾,繁忙的劳动场面。张新家的粉条加工作坊是村里蕞大的一家,每到漏粉季,就是他家一年蕞忙的时候。为了赶着冷天气多做点,每年他都要雇佣几个漏粉的老行家一起忙活。
做这个粉条儿加工啊,在我们村儿的历史是比较长的,将近得有100上下年的历史了。从这生产工艺上呢,就是一开始啊,我们要选这个优质的白薯,就是纯白薯淀粉,然后呢,再通过老师傅们的精心细作,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吃起来之后特别筋道、顺滑,这个保质期长。以后,就想这个扩大再生产,尽量咱们出质量蕞优秀的粉条儿,让大伙儿去品尝。
滦州市榛子镇王官营村加工粉条是祖辈传承下来的老手艺,几十年来,村民们凭借这一手艺,成为全镇远近闻名的粉条加工专业村。该村生产的粉条,口感纯正、有咬劲,零添加,天津、北京的客户都来村里买,每年都供不应求。现在该村的粉条加工,已经成为村民发家致富的主要渠道。近年来,滦州市因地制宜,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在适合栽植红薯的地区大力发展粉条、粉坨、薯干等红薯深加工,成为村民发家致富的“香饽饽”。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