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古冶产业园区奏响科学发展“三步曲”
编者按:古冶这个百年老矿区,过去主要以资源的过度消耗来换取经济的高速增长。然而,随着资源日渐枯竭,传统产业发展严重受阻,怎样“转方式,调结构”,实现资源型城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古冶决策层立足本区产业实际,依托大产业园区建设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循环产业链条锁定园区内经济要素优化组合,从而推动区域经济阔步迈向新型工业化,奏响了产业园区科学发展的“三步曲”。
钢铁、焦化、水泥和电力产业是古冶区的四大传统产业,产能基本饱和,环境承载力已至极限,要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像从前那样“摊大饼”式的粗放式发展已经行不通,只能走产业集约化发展之路,加速产业跨越式转型。
经过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古冶区蕞终确定在城区东部、北部规划建设产业聚集区,在南部规划实施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产业园区,在优化空间布局的基础上,对产业经营诸要素进行优化重组,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头部步,淘汰落后产能,力促节能减排,奏响“园区铺路”之曲
“我们企业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关于调整全区水泥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加强节能减排的正确决策,坚决淘汰落后装备,自2009年12月我公司淘汰了原有的3.0×10米机立窑,新建设一条日产4000吨的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取而代之,并配套建设了9MW纯低温余热发电站。项目采用先进的新型干法窑外预分解烧成工艺,可生产大量优质水泥,大大提高了原企业水泥产品档次。”燕南水泥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总投资6.7亿元,目前已实现全线投产。计划年生产水泥熟料120万吨,水泥200万吨,发电量6148万千瓦时,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5000万元,净利润11143.78万元,安置职工360人。”
唐山燕南水泥有限公司是坐落在古冶东部的一家老水泥企业,生产设备水平已不适应未来发展要求,经过政府引导、企业自省,加速了落后产能的淘汰,一个高科技、现代化并集节能、环保、循环利用于一体的现代化水泥企业应运而生。
像燕南水泥这样的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蜕变升级的企业在古冶还有很多。正是依托这些企业,古冶建设规模型产业园区的战略才稳健地迈出了头部步。
“全区新上工业项目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都落户在产业园区,为古冶的产业向高端发展打好基础。”区发改局负责同志如是说。
水泥行业,古冶区2009年便在全市头部个淘汰了全部21条机立窑生产线余家,淘汰落后水泥产能373万吨,代之为冀东三友、冀东启新、燕南水泥三条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这些新项目技术水平、节能减排相关指标均达到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焦化行业,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淘汰了煤焦化行业3.2米以下焦炉,建设5.5米捣固焦炉、干熄焦炉,焦化行业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钢铁行业,全区已将300立方米以下高炉全部拆除,实施烧结机脱硫等一批环保项目……
3年来,全区共淘汰违法违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35家。大力实施工程性节能减排,投入资金4.9亿元,完成高炉煤气综合利用技术改造、烧结机脱硫等节能减排项目83个,二氧化硫实现达标排放。
古冶,正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逐步让污染远离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更为大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业层次,奏响“高端发展”之曲
目前,古冶区钢铁产能已达1000万吨,以特种钢、精品钢为特色,在全省、全市占有一席之地。到2015年,特种钢、精品钢生产能力将由现在的60万吨增长到240万吨。
“原来每吨钢材就卖几千元,经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以特种钢为原材料发展装备制造后,每吨钢产品市场价能达到1.5万元,大大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唐山首唐宝生特种带钢有限公司负责人面对笔者的提问,信心满满地说。
坐落在产业聚集区内的唐山首唐宝生特种带钢有限公司是古冶区钢基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同时也是我国北方蕞大的工具钢、刀具钢、弹簧钢、链条钢生产企业。该企业生产的锰系列高精度冷轧带钢精度高达0.02mm,在全国首屈一指。现已形成年产60万吨热轧、30万吨冷轧优质带钢生产规模。
为提高产品附加值,该公司充分利用自身带钢资源,与浙江永康合作谋划建设五金工业园,目前年产6000吨优质链条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其他特种弹簧和高锰锯条等一批钢铁深加工项目相继落户园区,这将大大延伸全区的钢铁产业产业链,实现钢铁行业的高附加值增长。
在占地30.29平方公里的资源枯竭城区转型接续产业聚集区内,从科学发展示范企业——唐山不锈钢2009年生产出河北省头部炉不锈钢,到宏文集团联合河北矿业引进亚洲头部、世界第二研磨材料生产企业安徽凤形集团投资5.4亿元建成年产15万吨高铬球生产线,再到先隆轧辊公司夺得首个“中国驰名商标”,进而引进纳米晶带材,投资亿元建设我国第二个拥有这一新材料生产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好戏”精彩纷呈。
古冶区在严格控制产能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企业延伸钢铁产业链条,坚持走钢基装备制造之路,努力实现由“钢铁大区”向“钢铁强区”的跨越。
第三步,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奏响“精细发展”之曲
煤焦化产业是古冶区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同时也是这区提升改造的重点。全区现有焦化厂8个,焦炉42座,焦炭产能800万吨,其中3.2米(含3.2)以下的焦炉32座,属淘汰落后产能。
2009年,古冶区被河北省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示范城区。资源对于古冶来说,如今同样是弥足珍贵。如何实现循环利用,真正把资源吃干榨净,成了煤焦化产业改造提升的一个重心。
古冶区按照“压小上大、等量减量淘汰、发展化产、延伸产业链条”的思路,在加大对焦化行业的环境保护投入,力推节能减排工作的基础上,以打造河北省煤化工生产基地,建成河北省头部个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目标,规划了面积722.12公顷的南部能源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致力打造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升级。
“看,这是我们的中央指挥调度中心,在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屏幕上,可以对各个生产环节中的参数输入预定程序,进行实时监控,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实现了生产流程中的能源管理、安全管理以及设备的维修维护。”在唐山汇丰焦化有限公司现代化的指挥调度中心,企业工作人员向来访的客人们介绍着。汇丰焦化公司新建的年产110万吨5.5米捣固焦生产线已投产,该公司对熄焦用水采用循环水系统,实现了化产水和制冷水的“零排放”和循环利用。
南部工业区以汇丰和永顺形成的焦化产业为核心,按照煤焦化工循环经济体系模式要求,调整行业结构,改造升级行业技术,加强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条,实施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发展战略,在传统煤化工——煤焦化基础上纵向延伸煤—焦(钢)—化—电(热)主导产业链,横向拓宽焦炉煤气综合利用产业链、焦油制炭黑及焦油深加工精细化工产业链、粗苯精制及苯加氢产业链,着重发展能源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重点开发焦炉煤气甲烷化制天然气项目、焦炉煤气制甲醇及下游产品项目、煤焦油深加工制炭黑及精细化工项目、粗苯精制及苯加氢项目、甲醇制低碳烯烃项目、干熄焦发电、甲烷化尾气、炭黑尾气、园区智能能源中心项目。消化区域固体废弃物,强化资源深度综合利用,建立关联产业链,积极开发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制生产建筑材料、粉煤灰综合利用等关联产业。园区依托区域大市场,与周边煤炭、电力、钢铁、物流企业形成循环经济联合体,同时承接中心城区产业转移,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南部循环工业园区,该区已成功引进世界第六大炭黑生产集团黑猫集团、以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为主的上市公司新奥集团和江西三兴化工等知名企业,向下延伸煤焦化产业链条,将煤焦油和焦炉煤气分别加工转化成炭黑、天然气和精细化工产品,达到了高水平的能源综合利用,实现了循环发展。
古冶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在原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正确定位产业发展方向,科学规划工业园区,以“加压奋进,创新求变”精神,不断开拓进取。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古冶必将成为资源型城区转型的典范。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