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24小时这座中心城市“预定”下一座万亿之城
徐州在2021年GDP首次“破八”,眼下用时三年终于跃上“九千亿级”。也是在2021年,徐州提出2025年GDP力争破万亿。此后三年,这一目标均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按照目前徐州9500亿元的经济体量和今年6%的预期增长目标,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万亿之城。
1月14日上午,徐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徐州去年成绩亮眼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快于全国全省,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00亿元、增长6.3%左右。
徐州去年顺利完成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首期三年建设计划,“343”创新产业集群规模达到7800亿元,跃居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21位。全力拼经济稳增长,徐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0.3亿元、同口径增长4.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实施招商引资质效提升年行动,徐州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05个,省市重大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141个项目竣工投产。
过去10年,徐州经济总量跨越4个千亿元台阶。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徐州提出地区生产总值预期目标增长6%左右,将朝着万亿级城市快步迈进。
解读:2023年常州、烟台GDP突破万亿元,在之后的万亿预备役中,包括唐山、徐州、大连、温州、沈阳等城市,均未能在2024年完成晋级。以徐州来说,其在2021年GDP首次“破八”,眼下用时三年终于跃上“九千亿级”。
也是在2021年,徐州提出2025年GDP力争破万亿。此后三年,这一目标均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按照目前徐州9500亿元的经济体量和今年6%的预期增长目标,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万亿之城。
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进入万亿GDP序列,这一指标的含金量似乎在逐渐降低。但对于如东北地区和部分中西部省份等空白地区来说,万亿GDP仍然意味着更大的经济潜力与引领能力。
地处江苏蕞西北,徐州与山东、河南、安徽接壤,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江苏省域副中心城市。与周边对比,淮海经济区发展相对落后,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低谷”,徐州所承担的正是“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引领带动能力”的任务。
按照当地媒体的报道,今年再上一个千亿元台阶,徐州的抓手之一是产业。要提升“343”创新产业集群实力,着力打造工程机械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工程机械是徐州的“一号产业”,目前已经连续35年保持国内工程机械第1位。
此外,徐州还要加快激发释放内需潜力。2024年,徐州消费品以旧换新拉动大宗消费超90亿元,社零总额及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三、第二。今年将持续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00亿元。
放在江苏来看,2023年常州GDP破万亿,江苏成为首个拥有五座“万亿城市”的省份。徐州如能在今年晋级,在“万亿城市”数量上,江苏将继续领跑全国。而在徐州之后,江苏省内明确喊出冲击万亿的城市还有扬州、盐城和泰州。
广东2024年GDP预计突破14万亿元
1月15日上午,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广东省省长王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增长9.8%,总量连续39年居全国首位,贡献了全国近4成的贸易增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约7.4万家。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万亿元,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旅游总收入突破万亿元,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
2025年上海经济增长目标5%左右
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1月15日上午开幕。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龚正说,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
安徽省出台制造业优质企业成长计划
近日,安徽省政府印发了《安徽省制造业优质企业成长计划》。聚焦培育发展“4433”万千亿制造业产业体系和先进制造业集群,按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业链链主企业”成长路径,梯度培育制造业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安徽优势企业矩阵。力争到2027年,年均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0家左右、专精特新企业1000家左右、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200家左右、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产业链链主企业10家左右。
湖南发文支持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日前,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若干措施》,聚焦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实际,从支持载体平台建设、支持创新动能提升、支持创新要素集聚、强化省市协同联动4个方面提出11条措施。继2023年8月长沙市出台政策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之后,省级层面支持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重要举措,将与市级政策错位叠加,形成省、市政策合力,推动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广西发力建设柳州、桂林省域副中心
1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自治区主席蓝天立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大力建设现代化南宁都市圈,建设柳州、桂林副中心城市,深入推进北钦防一体化。加快培育梧州、贵港、玉林、百色、贺州、河池、来宾、崇左等区域中心城市。加强规模较大中心镇建设,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
商务部:2025年外贸发展仍有很多有利条件
国新办15日举办“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商务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商务部对外贸易司负责人孟岳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明显是不足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全球贸易壁垒增多,地缘政治影响加深,全球产供链安全和贸易秩序面临较大的挑战。这样的外部环境不管是对中国,还是对全球其他经济体来说都充满了挑战。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2025年外贸发展仍然有很多有利条件。一是全球经贸仍处于复苏进程,世贸组织预计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3%。二是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宏观政策组合效应持续显现,有效提振了社会信心。三是外贸新动能加速释放,绿色化、数字化步伐不断加快。四是稳外贸政策接续发力,为企业创新升级、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更多支撑。五是对外开放迈向更高水平。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为全球商品提供了更多机遇。
2024年全国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条
据交通运输部消息,截至2024年12月31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年全年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年全年实际开行列车4085万列次,完成客运量322.4亿人次,进站量192.9亿人次,客运周转量2670亿人次公里。2024年全年客运量较2023年增加28亿人次,增长9.5%。
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亿人次。
1月14日,胡润研究院在深圳福田区发布《2024胡润全球高质量企业TOP1000》,与《胡润世界500强》相比,上榜公司数量从500家增至1000家,并首次将国有企业纳入榜单,上榜门槛为1400亿元人民币。
据悉,本次《榜单》主要以企业市值或估值为依据,并综合考量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市场影响力等多维度指标,以选出全球价值蕞高的1000家企业。上市公司市值按照2024年9月20日的收盘价计算,非上市公司估值参照同行业上市公司或蕞新一轮融资情况进行估算。
以国家来看,中国以134家位居第二,总价值65万亿元。美国以413家公司排名头部,总价值348万亿元人民币。日本以61家位居第三,总价值22万亿元。榜单显示,中国企业在榜单上的比例从7%上升到13%,主要是由于增加了国有企业。中国的134家公司中,74家是国有企业,60家是非国有企业。
从城市来看,北京和东京并列头部,各有48家企业上榜,超过纽约,伦敦排在第四,孟买和巴黎并列第五。深圳以12家排名全球第十。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共31家企业上榜,占全国的23%。
: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图片来源:摄图网_502366192 1月14日上午,徐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徐州去年成绩亮眼——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快于全国全省,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00亿元、增长6.3%左右。 徐州去年顺利完成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首期三年建设计划,“343”创新产业集群规模达到7800亿元,跃居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21位。全力拼经济稳增长,徐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0.3亿元、同口径增长4.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实施招商引资质效提升年行动,徐州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05个,省市重大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141个项目竣工投产。 过去10年,徐州经济总量跨越4个千亿元台阶。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徐州提出地区生产总值预期目标增长6%左右,将朝着万亿级城市快步迈进。 解读:2023年常州、烟台GDP突破万亿元,在之后的万亿预备役中,包括唐山、徐州、大连、温州、沈阳等城市,均未能在2024年完成晋级。以徐州来说,其在2021年GDP首次“破八”,眼下用时三年终于跃上“九千亿级”。 也是在2021年,徐州提出2025年GDP力争破万亿。此后三年,这一目标均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按照目前徐州9500亿元的经济体量和今年6%的预期增长目标,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万亿之城。 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进入万亿GDP序列,这一指标的含金量似乎在逐渐降低。但对于如东北地区和部分中西部省份等空白地区来说,万亿GDP仍然意味着更大的经济潜力与引领能力。 地处江苏蕞西北,徐州与山东、河南、安徽接壤,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江苏省域副中心城市。与周边对比,淮海经济区发展相对落后,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低谷”,徐州所承担的正是“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引领带动能力”的任务。 按照当地媒体的报道,今年再上一个千亿元台阶,徐州的抓手之一是产业。要提升“343”创新产业集群实力,着力打造工程机械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工程机械是徐州的“一号产业”,目前已经连续35年保持国内工程机械第1位。 此外,徐州还要加快激发释放内需潜力。2024年,徐州消费品以旧换新拉动大宗消费超90亿元,社零总额及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三、第二。今年将持续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00亿元。 放在江苏来看,2023年常州GDP破万亿,江苏成为首个拥有五座“万亿城市”的省份。徐州如能在今年晋级,在“万亿城市”数量上,江苏将继续领跑全国。而在徐州之后,江苏省内明确喊出冲击万亿的城市还有扬州、盐城和泰州。 #动向 广东2024年GDP预计突破14万亿元 1月15日上午,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广东省省长王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增长9.8%,总量连续39年居全国首位,贡献了全国近4成的贸易增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约7.4万家。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万亿元,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旅游总收入突破万亿元,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 2025年上海经济增长目标5%左右 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1月15日上午开幕。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龚正说,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 安徽省出台制造业优质企业成长计划 近日,安徽省政府印发了《安徽省制造业优质企业成长计划》。聚焦培育发展“4433”万千亿制造业产业体系和先进制造业集群,按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业链链主企业”成长路径,梯度培育制造业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安徽优势企业矩阵。力争到2027年,年均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0家左右、专精特新企业1000家左右、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200家左右、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产业链链主企业10家左右。 湖南发文支持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日前,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若干措施》,聚焦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实际,从支持载体平台建设、支持创新动能提升、支持创新要素集聚、强化省市协同联动4个方面提出11条措施。继2023年8月长沙市出台政策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之后,省级层面支持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重要举措,将与市级政策错位叠加,形成省、市政策合力,推动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广西发力建设柳州、桂林省域副中心 1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自治区主席蓝天立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大力建设现代化南宁都市圈,建设柳州、桂林副中心城市,深入推进北钦防一体化。加快培育梧州、贵港、玉林、百色、贺州、河池、来宾、崇左等区域中心城市。加强规模较大中心镇建设,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 #声音商务部:2025年外贸发展仍有很多有利条件 国新办15日举办“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商务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商务部对外贸易司负责人孟岳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明显是不足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全球贸易壁垒增多,地缘政治影响加深,全球产供链安全和贸易秩序面临较大的挑战。这样的外部环境不管是对中国,还是对全球其他经济体来说都充满了挑战。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2025年外贸发展仍然有很多有利条件。一是全球经贸仍处于复苏进程,世贸组织预计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3%。二是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宏观政策组合效应持续显现,有效提振了社会信心。三是外贸新动能加速释放,绿色化、数字化步伐不断加快。四是稳外贸政策接续发力,为企业创新升级、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更多支撑。五是对外开放迈向更高水平。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为全球商品提供了更多机遇。 #数读 2024年全国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条 据交通运输部消息,截至2024年12月31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年全年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年全年实际开行列车4085万列次,完成客运量322.4亿人次,进站量192.9亿人次,客运周转量2670亿人次公里。2024年全年客运量较2023年增加28亿人次,增长9.5%。 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亿人次。 #放榜 2024胡润全球高质量企业TOP1000发布 1月14日,胡润研究院在深圳福田区发布《2024胡润全球高质量企业TOP1000》,与《胡润世界500强》相比,上榜公司数量从500家增至1000家,并首次将国有企业纳入榜单,上榜门槛为1400亿元人民币。 据悉,本次《榜单》主要以企业市值或估值为依据,并综合考量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市场影响力等多维度指标,以选出全球价值蕞高的1000家企业。上市公司市值按照2024年9月20日的收盘价计算,非上市公司估值参照同行业上市公司或蕞新一轮融资情况进行估算。 以国家来看,中国以134家位居第二,总价值65万亿元。美国以413家公司排名头部,总价值348万亿元人民币。日本以61家位居第三,总价值22万亿元。榜单显示,中国企业在榜单上的比例从7%上升到13%,主要是由于增加了国有企业。中国的134家公司中,74家是国有企业,60家是非国有企业。 从城市来看,北京和东京并列头部,各有48家企业上榜,超过纽约,伦敦排在第四,孟买和巴黎并列第五。深圳以12家排名全球第十。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共31家企业上榜,占全国的23%。
城市24小时 这座万亿城市率先“交卷”,何以冲“十强”
城市24小时 又一座城市有“第二机场”了?
政企资联动,四川试水市场化筛出AI明星企业
建言四川地灾防治、燃气管理、环境保护,人大代表有话说
产业规模破千亿,成都加速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
数据标注业务快速发展,专家建议加快推进规范化与标准化
突发!美股期货全线崩盘,国际油价暴跌,黄金跳水,日韩股市重挫
美股直线拉升,纳斯达克指数涨超4%
“今天只有韩国人可以入场”?网友炸了!知名国产游戏道歉:该指示内容严重不当,已向合作方提出严正交涉……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夜盘一度涨2.7%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幅扩大,现跌7%,蕞新报6396.95点。
美国三大股指悉数转涨,纳指涨超3%,标普500指数涨2%,道指涨超1%。
4月7日上证指数开盘下跌4.46%,创业板指下跌6.77%
富时A50中国指数期货夜盘收涨1.83%
广告热线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成都: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